创新与技术进步是全球财富创造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这场危机源自2008-2009年期间的经济衰退带来广泛的失业、粮食价格和燃料价格的暴涨,以及其它种种打击。其中全球化经济的改革转型是重中之重。
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危机,并不是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中的危机阶段,而是指整整一个时代,充满危机的时代。更为严重的是,全球持续恶化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基本面深刻变化,基本盘动荡不稳,对全球社会造成特别严重的根基性的崩溃危险。阿拉伯地区因其丰厚的外汇储备和石油资源而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打劫的焦点,突尼斯、巴林、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伊朗先后成为征战的要津。美元的独霸地位是二战之后取得的。由于全球经济社会已陷入长期的底部徘徊,整个危机时代已经变成了主动性的危机时代。
经济衰退、需求不振、环境恶化、债务深重、失业居高、收入锐减、复苏乏力,为了突出重围,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贸易战、汇率战、货币战纷纷登场,其惨烈度令人不寒而栗。世界各国发行公债高达41.377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已达35万亿美元,占全球公债的85%。三是加快经济转型和走出去的步伐,应对国际市场的长期低迷。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陷入调整期。然而,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向人们展示了新能源技术将可能改变未来全球的能源和经济格局。综合前面的分析及模型的模拟结果预计,未来10年至2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低于过去20年的增长水平,预计年均为2.9%,而且长期来看将呈现趋势性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世界经济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
2、全球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增速不断放缓。另一方面,受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水平呈倒U型规律的影响,全球人口抚养率比上升将放慢全球储蓄增长的速度。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长期高速增长不仅离不开内部不断改革所激发的动力,也离不开对外开放所带来全球市场融入和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一方面,未来10年至20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美、日、欧等经济体恢复以前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国内经济转型的速度,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会造成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而且会直接影响海拔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生产和生活。未来10年至20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与发达国家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4、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改变全球能源和经济格局,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将加速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老龄人口比例明显上升,人口总抚养比将出现拐点。入世使得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卢中原 课题协调人:隆国强课题组成员:胡江云 张丽平 方晋 何建武吕 刚 许宏强 执笔:何建武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尤其是在当前新技术革命前景尚未完全明朗之时,加快对新技术革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页岩气技术飞速进步使得美国天然气产量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全球化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从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全球产业分工,信息技术的普及将改变全球贸易方式,跨国公司的扩张将继续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将重塑全球经贸联系,经济全球化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将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世界经济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卢中原 课题协调人:隆国强课题组成员:胡江云 张丽平 方晋 何建武吕 刚 许宏强 执笔:何建武 进入专题: 经济增长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使得中国成功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由于转换成本限制等因素,导致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页岩气技术飞速进步使得美国天然气产量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同时也使发达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速度放慢降低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力,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态度也变得更加谨慎。第二,全球经济格局将继续过去10年的变化趋势,新兴经济体将不断崛起,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下降。
预计未来全球经济将不再保持过去这些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并使长期依赖外需增长的中国经济面临更多的压力。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将放慢全球劳动力增长的速度。
另外,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原来大量优秀人才迁移可能出现有别于以往的趋势。分析得出,未来10年至20年,发达国家人口结构将出现较大转折性变化,总抚养率将一改过去50年来不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48%快速上升到2030年的63%。5、全球科技发展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各国围绕科技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新的重大技术革新终将带领全球经济进入恢复增长的轨道,但目前来看,这一时期何时到来尚不明朗,而且,新重大技术革命的应用和发挥作用需要较长时间。
一方面,未来10年至20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美、日、欧等经济体恢复以前高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因而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并重新进入长期增长的上升通道将依赖于新一轮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资本将会更多地流入发展中国家,可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进行人力资本投入,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从总体来看,未来20年全球人口总量继续增加,但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不断趋缓,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总抚养比将出现转折性变化,转为逐步上升。
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一是加快对新技术革命的研究。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态势,在应对挑战的同时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长期以来,传统能源的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不一致导致能源供求的不平衡,致使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全球经济、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各国热衷于通过加强贸易保护来进行经济自救,贸易摩擦出现频率不断升高。最近掀起的一场页岩气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虽然全球人口总量仍将继续增长,但是人口增长的速度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不断下降。资料显示,最近10年,新兴经济体的科技研发费用正在迅速上升,1995至2005年间,中国、南非、俄罗斯等9个非OECD国家的年均研发费用增长率达到15.5%,比OECD国家整体的增长率高了近10个百分点。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将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机会。全球经济格局将延续过去10年的变化轨迹,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新兴经济体将不断崛起,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有所下降。
但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终结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上升趋势。全球老龄人口比重将由2010年的9%左右上升到2030年的13.8%。